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- 学院故事 - 三为先生

三为先生

张涛:逐梦京津冀 当好“排头兵”

张涛,博士、副教授、硕士生导师,现任学校高动态导航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河间实验室主任,入选北京市教委青年拔尖人才培育计划、国际石油工程师协会会员。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、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应用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、河间市科技创新奖、河间市市长特别奖,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,申请发明专利14项。多年来潜心科研,推动钻井装备产业升级改造和石油钻井产业智能化发展,实现“教科研产”一体化,有效助力京津冀地区产业共建、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、协同发展。

主动作为、深入地方

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格局

作为高动态导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的一名科研人员,张涛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复杂环境下数据测量与信息处理、智能钻井技术与装备。在北京成家立业以来,过着辛勤也安稳的日子,他立足信息科技的研究平台,着眼于产业改革进步的需求,潜心研究石油天然气装备的自动化、智能化技术,有非常好的研究基础。

产业技术的科技创新研究在首都,生产实践需求却在周边。石油钻井技术历来是能源行业必争之地,位于华北油田附近的河北省河间市有200多家民营企业为石油钻采提供加工,成为当地的支柱工业产业,但多年来主要以机械粗加工为主,门槛低、能耗高、竞争大,在产业结构化升级的改革浪潮中,面临一定的瓶颈。2020年4月,在京津冀地区产业协同发展的战略规划背景下,威廉希尔WilliamHill官方网站与河间市合作,共建“高动态导航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河间实验室”,由张涛担任实验室主任。

“勇于逆行,才能前进”,秉持这样的理念,张涛留下妻儿在京,毅然奔赴河北,从大都市到地方基层,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实验室建设和产业研究中,几年来,他见到家人的次数屈指可数。高校与地方共建实验室的合作模式对于双方都是新事物,张涛代表威廉希尔WilliamHill官方网站与河间市政府多次的沟通协调,克服建设和运行的诸多困难,建成科研环境一流、设施齐全、技术先进、使用面积达3000平米的实验室,培养校内外研究生40余人,华北地区多所高校的教师和科研人员在实验室调研学习、开展研究和合作,多次被当地媒体报道,接待社会的参观调研,取得的社会效益被广泛认可。

勇攀高峰、矢志创新

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发展

建成后的实验室充分发挥在“高动态惯性器件、高动态导航、高动态智慧感知、高动态模式识别、高动态智能控制”等领域的技术优势,探索新机理、新方法,发现新效应、新规律,搭建集科学研究、技术服务、成果转化、人才培养、社会服务等工作为一体的研发及创新平台。目前,实验室具备机械工程设计分析、流体力学及运动力学仿真分析、电子电路及软件系统设计、信号分析、大数据挖掘、数学建模和人工智能系统等综合专业能力。

2021年10月,习近平总书记在胜利油田考察时指出:“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。”为了满足经济发展对石油资源的需求,石油钻井向着深层和超深层迈进,也对石油钻井技术提出更高要求。张涛带领实验室,紧密围绕国家对石油天然气装备的自动化、数字化、信息化、智能化的需求和当地生产和创新发展的需要,不忘科研工作者的初心使命,废寝忘食做研究,解决一个个行业棘手的问题,在智能化井下工程参数测量、扭力冲击器及其检测设备等多个关键技术环节实现了突破,将最新技术成果转化到当地生产中去。针对高温高压下仪器变形和密封问题,研发了承压200MPa的井下测量工具;针对固井作业中高压大排量多种流体的精确计量需求,研发了高精度涡轮流量计;针对井场应急抢险需求,研发了冷却掩护机器人行进控制系统;针对提速工具井下工作状态监测需求,研发了近钻头工程参数测量工具和自带监测模块的一体化扭冲工具;针对钻头动态监测需求,研发了信息化智能钻头,填补了国内空白。实验室利用人才优势,为本地企业赋能。团队成员以河北省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科技特派团的形式加入本地企业,为生产和研发提供技术咨询。此外,利用技术特长,服务本地特色产业,积极融入再制造产业,年均达成10个合作项目。因实验室对河间县域科技创新工作的贡献,相关事迹多次被《河北日报》、《沧州日报》、河间融媒等媒体报道,三次推送至“学习强国”学习平台,成为当地科技创新的一张名片。

张涛和实验室成员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项目10项,完成了油气工程领域企业委托科研项目30项,项目金额1500余万元,形成鲜明的行业特色,也在油气测量领域提高了学校知名度。先后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、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应用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。

张涛和实验室老师们突破了“卡脖子”技术,多个技术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,面对人们的赞美,他真诚地说:“学有所用,发挥价值,这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。”

踏实奋斗、甘于奉献

用实际行动践行“勤信”精神

河间实验室建成后,张涛把学校“勤以为学、信以立身”的校训放在最醒目的地方。在张涛的理念里,勤劳肯干的品质是首要的,他处于长年无休的工作状态,连续两个春节在实验室里度过,别人问他苦不苦,他说:“除了勤奋和汗水,任何成绩的取得都没有别的捷径。”同时,张涛经常告诫身边的青年:“要想摘得硕果,就要坚定目标和信念,抵得住躺平和安逸的诱惑。”他说:“我们开展科研、培养学生,都非常需要勤信精神,对于实验室师生来说,校训就是师生做人做事的准则。”

张涛非常注重培养和引导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,定期带研究生参观地方知名企业,深入生产一线做调研,为本地企业人员开展多次技术培训,300多人受益。2020年疫情以来,张涛以个人名义多次向当地中学捐款,鼓励困难家庭的学子认真读书。在疫情形势严峻的时候,主动了解到当地疫情防控的工作需求,他指导研究生将无人车改装为消杀机器人,作为志愿者为核酸测试场地的消杀工作贡献科技的力量。同时,实验室还成为河间市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,多次为中小学生开展了科普教育活动。

张涛及其所带领的实验室,无论在科技贡献和社会信誉方面,均受到广泛的认可,成为信息科大一张闪亮的名片,他本人当选为第十五届沧州市人大代表、第八届河间市政协常务委员。在受到社会广泛赞誉的同时,张涛对家庭和孩子感到愧疚,不能在身边陪伴孩子长大是心中的一个遗憾。“努力做孩子的榜样,也是一种父爱。”他把这份牵挂化为动力,创造更多的成绩。(供稿:党委宣传部 郑珊珊 编辑:田驰正 审核:杨静)